中部崛起規劃設定2015年目標 加快形成沿長江、隴海、京廣和京九“兩橫兩縱”經濟帶(9.30)
日期:2009-09-30 發布人:admin 瀏覽量:327 [db:來源]
2009年09月24日 07:39每日經濟新聞
昨天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,討論并原則通過《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》。《規劃》提出加快形成沿長江、隴海、京廣和京九“兩橫兩縱”經濟帶,并重點加強糧食生產基地建設,以及鞏固和提升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地位,建設現代裝備制造業及高技術產業基地。
規劃設定中部2015年目標
包括山西、安徽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和湖南六省在內的中部地區,是我國重要糧食生產基地、能源原材料基地、裝備制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,在經濟社會發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。
會議提出,實施《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》,爭取到2015年,中部地區實現經濟發展水平顯著提高、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、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提升、和諧社會建設取得新進展的目標。
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對此分析稱,中部地區應該成為中國經濟的增長極,實現人才、資金和物流的集中。這相較東北振興和西部發展等戰略更具重要意義。
均衡發展促進內需
為此,《規劃》指出,一要以加強糧食生產基地建設為重點,積極發展現代農業。二要按照優化布局、集中開發、高效利用、精深加工、安全環保的原則,鞏固和提升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地位。三要以核心技術、關鍵技術研發為著力點,建設現代裝備制造業及高技術產業基地。四要優化交通資源配置,強化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地位。
《規劃》提出加快形成沿長江、隴海、京廣和京九“兩橫兩縱”經濟帶,以及推進老工業基地振興和資源型城市轉型;還包括努力發展循環經濟,以及優先發展教育等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東部地區的快速發展是在我國經濟出口導向的背景,相比之下,中部地區崛起是為了均衡發展,“而且從促進內需的角度,意義更加深遠。”李迅雷說。
開放程度和體制機制有待改革
會議指出,中部地區也面臨著諸多制約長遠發展的矛盾和問題。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、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過程中,要進一步發揮中部地區比較優勢,增強對全國發展的支撐能力。
“中部地區在勞動力成本、環境污染和可持續發展模式上存在矛盾和問題。”李迅雷認為,中部地區尚存在產業結構性問題,收入差距大,基礎設施建設,以及吸引人才和資金方面的障礙。
《規劃》表示將以薄弱環節為突破口,加快改革開放和體制機制創新,不斷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。進一步完善支持中部崛起的政策體系。李迅雷對此指出,在體制建設和開放程度等方面,中部地區仍然與東部差異明顯,在吸引外資和產業配套等方面需要改革和創新。
會議要求,國務院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規劃實施的指導協調,有關地方要結合本地實際,切實抓好落實,確保規劃目標順利實現。
樂在保稅供稿
上一篇:
10月22日上海西北物流園區保稅物流...
下一篇:
武漢市東西湖保稅區物流中心通過國...